發布時間:2020-11-05 已經有1人查過此文章 返回感應淬火列表
中高頻淬火機床奧氏體含碳量的差異是鐵素體與滲碳體相界面形核的必然結果,是鐵素體與滲碳體相界面運動的驅動力。相界運動的結果是不斷地溶解,逐漸地由單相轉變為單相。
對于中高頻淬火機床而言,由于奧氏體與鐵素體相界面上的碳濃度差明顯小于滲碳體與奧氏體相界面上的碳濃度差,因此奧氏體僅通過對一小部分滲碳體進行溶化處理,便可使界面上的奧氏體達到飽和狀態,但溶化后大量鐵素體相界面上的奧氏體濃度則會趨于平衡。成長過程中奧氏體對鐵索體的溶解率始終高于滲碳體,鐵素體溶解率比滲碳體高14倍,因此,鐵素體在共析鋼中總是首先消失。 在中高頻淬火時,碳化物溶入奧氏體的機理目前還不很清楚,一般認為是由碳化物中的碳原子向奧氏體擴散,鐵原子向富碳的滲碳體區擴散,以及Fe3C的晶點陣重組作用引起的。也就是說,鐵素體消失后,隨著保溫時間的延長或繼續升溫,剩余在奧氏體中的滲碳體通過碳原子的擴散,不斷溶于人奧氏體中,使奧氏體中的碳濃度逐漸趨于共析態,一旦滲碳體完全溶解,這一階段便告結束。